全球碳排系列之一:緩解氣候變化影響減碳排 責任誰屬
為了應對人為因素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聯合國於1994年正式成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公約》),定期每年召開氣候大會促進國際合作。其中最具爭議的 是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就如何分配減排責任產生嚴重分歧。氣候是共同擁有的資產,到底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公平的國際制度,同時能 有效緩減氣候變化的影響,國際間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的共識。
Read More生物燃料=環境救星?
近年油價高企,生物燃料成為能源界的新寵。但生物燃料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目前仍是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它是全球氣候暖化的救星,有人卻認為它帶來生態災難。究竟誰是誰非?
Read More一「爐」永逸?
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是港府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最新方案之一,預料設施最快可於2018年啟用;但與早前選址屯門曾咀的建議一樣,出現強烈反對的聲音,居民 擔心會破壞當地環境和海洋生態,更會影響漁民生計;亦有多個政黨及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本末倒置,未有盡力減少垃圾源頭,在任何地點興建焚化爐也無濟於事。究 竟焚化爐是否解決垃圾問題的最佳方法?下文會從多方面探討。
Read More藍天綠水迎亞運,體育健康匯羊城
2010年亞運會已在廣州盛大開幕。近年,廣州經濟高速發展,但其代價之一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今屆亞運會以「綠色亞運」為口號,而廣州為達 成這個目標,大力推動各項措施,而且漸見成效。究竟「綠色亞運」為廣州的未來發展帶來甚麼啟示和契機?實在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