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職業病遍全國 防治工作嚴峻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出日期:2011年6月20日(文匯報)

2001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通過,並於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標誌?中國職業病防治工作、職業病人保障正式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但《職業病防治法》在實施中仍存在問題,而且沒有一個全面負責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機構,存在監管漏洞。有專家指出,《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中國內地並沒有明顯地扭轉職業病蔓延的趨勢,已成為世界職業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作者:岳經綸 中山大學教授 (嘉賓作者)

背景資料:上月通過修訂草案 保障工人權益

2010年3月15日,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數十名工會界委員聯名提案,呼籲盡快修訂《職業病防治法》,釐清職業衛生綜合管理體制,規定職業病診斷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全面推進中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治進程。

上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從保護勞動者權益出發,完善職業病的診斷制度。會議決定,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後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按圖放大

 

資料二:中國職業病情況

1. 整體概況

根據衛生部資料,中國現有約1,600萬家企業存在有毒、有害的作業場所,約有兩億勞動者在從事勞動過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嚴峻。

2. 職業病種類

職業病患者中最大的群體為塵肺病患者(70.2%)。其次為職業中毒群體(19.1%),主要為苯中毒、鎘中毒及鉛中毒。其他職業病種類(10.7%)包括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炎及職業性腫瘤等。

3. 分布行業

職業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礦業(36.4%)、加工製造(14.7%)、電子(10.5%)、化工(6.3%)及建築(5.6%)等行業,主要從事的是採掘、加工製造、裝配、風鑽爆破及切割等工作。在這些生產企業中,66.7%為民營企業、21.4%為國企及8.2%為外資企業等。

4. 職業病患群體特徵

職業病患者出現病症的平均年齡為37.5歲。男性在職業病患者中佔80.1%,女性佔19.9%。在塵肺患者中的男性佔91%。女性職業病患者主要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工作,因此較多患上職業中毒,佔職業中毒患者的51.5%。職業病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的佔78.3%。同時,患者絕大多數為農民工,佔總體的84.3%。

資料來源:《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職業病調研報告》,2011年2月。

■行業分布廣泛:職業病防治工作涉及30多個行業,法定職業病名單達115項;接觸職業危害人數、職業病患者累計數量、死亡數量及新發病人數量都居世界首位。

■病發時間短:職業病患者從開始生病到身體出現病症,經歷時間的平均值為6年。其中在3年內出現病症的達32.2%。

■集體形式發病:2010年5月,華北地區某市關閉煤礦之後,該地區檢查確診為職業病的人數超過500人。河北省張家口市某礦山企業矽肺病案中,涉及職業病患者有119人。另外,香港某珠寶首飾製造廠職業病工人索賠案中,矽肺患者人數高達76人。

■經濟損失嚴重:每年中國因職業病及工傷事故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間接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職業性疾患影響勞動者健康,造成勞動者過早失去勞動能力。近年,急性職業中毒明顯多發,嚴重影響社會生產。

資料三:職業病例頻發原因

1. 檢測系統不夠健全:近十年,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點數每年保持在70萬個點次,但檢測企業數目呈逐年下降趨勢,跌幅超過30%。由此可見疾病資訊監測系統不健全。

2. 鄉企安保設施不足:部分鄉鎮企業、個體企業的生產力低下,設備簡陋,缺乏防護設施,對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職業安全保護不夠。

3. 資金投入有限:職業衛生資源整體效率低,配置不平衡,職業衛生技術的服務水準不高。

4. 政出多門 難以協調:在一個部門內,往往出現職能交叉情況,職業衛生決策、協調、指揮不夠充分,部門之間缺乏協同機制,職業病危害前期預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

5. 規定不合情理:職業病防治診斷中存在很多不合理規定。例如病者必須到指定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而且職業病診斷需要企業提供相關證明,如無單位配合,勞動者則很難提供證明資料,這種規定令相當多的職業病患者得不到診斷。

資料四:「開胸驗肺」事件

張海超是河南省新密市劉寨鎮老寨村村民,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某公司打工,做過雜工等工作,其間接觸大量粉塵。2007年8月,他開始感到 身體不適,還有咳嗽和胸悶等症狀,一直被當作感冒來治療,後來經多家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得到「塵肺病」。張海超懷疑是在工廠工作以致得到「塵肺病」。

在目前中國的制度框架下,職業病的鑒定必須由專門機構來承擔。張海超工作所在地的職業病法定診斷機構——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結果是:「無塵肺0+期(醫學觀察)合併肺結核」,意即張海超有塵肺表現,但未到I期的標準。但根據有關法規,這個診斷令張海超不能作為塵肺病患者得到治療,得不到企業的賠償。

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的診斷引起張海超的質疑。在多方求助無門後,他不顧醫生的勸阻,要求「開胸驗肺」,以此證明自己確實患上「塵肺病」。

「開胸驗肺」事件經內地媒體報道後,鄭州市衛生局責成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組織人員收集張海超的診斷、檢查、治療及病理學等相關資料,並詳細了解他的職業史,經諮詢衛生部專家後,鄭州市職業病防治所推翻先前的診斷,明確診斷張為「塵肺病III期」。

相關概念

■職業病

意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的職業病必須具4個要件:

1. 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2. 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

3. 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

4. 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4者缺一不可。

■塵肺

意指長期吸入粉塵所致的以肺組織纖維性病變為主的疾病;另有人認為塵肺是粉塵在肺內的蓄積和引起的組織煤工塵肺反應。塵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機械、建材及輕工等工業行業中。國家現行的《職業病名 單》中規定的塵肺有12種,包括矽肺(silicosis)、煤工塵肺(coalworker’s pneumoconiosis)、石墨塵肺(graphite pneumoconiosis)、炭黑塵肺(anthracosis)、石棉肺(asbestosis)、滑石塵肺(talc pneumoconiosis)及水泥塵肺(cement pneumoconiosis)等。

思考問題

1. 根據資料一及二,你認為要有效防止職業病,當局應先從哪類行業/生產企業開始監管工作?

2. 根據資料三,你認為哪一方面應負最大的責任?為甚麼?

3. 資料四的「開胸驗肺事件」反映甚麼問題?為甚麼會形成這問題?試分析原因。

4. 綜合全文,你認為中國的職業病問題嚴重嗎?為甚麼?

更多參考資料下載

文字

1. 《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職業病調研報告》,2011年2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釋義》,卞耀武主編,北京:法律出版,2002。

影片

1. 紀錄片:開胸驗肺 痛何以堪

2. 視頻:視覺聯盟流媒體提名獎—中國職業病調查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