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捍衛領海主權
刊出日期:2011年5月23日 (文匯報)
籌備多年,中國首隻航空母艦即將首航。內地主流傳媒及網民對消息普遍表示歡迎,認為航母有助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提升中國的大國形象。但部分觀察家擔心, 中國海軍的實力提高,令地區衝突風險增加,不利維持國際局勢穩定,有礙中國與西方及鄰近國家建立互信。究竟航母的發展,對中國的國防及外交有何影響?下文 將從多個角度分析。
■作者:仇國平博士 澳門大學助理教授 (嘉賓作者)
相關概念
支持中國發展航母者認為,中國在部分領海及經濟海域與周邊國家仍存在爭議,航母可鞏固海防,更有效宣示領海主權及保衛經濟海域利益。
■助爭東海資源開發權
領海,是指海岸線向外至12浬的海域範圍。經濟海域是由海岸線向外至200浬的海域範圍。經濟海域並非國土,在經濟海域內,國家擁有探勘、開發、管理和保 育的權利。由於中國在東海的經濟海域與日本重疊,而東海蘊藏豐富的石油,中日兩國亦因侵華戰爭及釣魚島主權,一直難以建立深厚互信,令雙方不能就共同開發 東海油田取得進展。中國擁有航母後,有利中國爭取東海資源的開發權,鞏固中國的能源安全。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海域,是另一個發生主權爭議的地區。由於南沙群島地區蘊藏豐富的石油及天然氣資源,位處主要的國際航海路線及捕魚區,又是多個國家 的大陸架的伸延部分,因此一直以來,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及越南等多個國家及地區均宣稱對南沙群島享有主權。但南沙群島位置偏遠, 中國鞭長莫及。航母投入服役,將大大增強中國海軍遠洋實力,有助中國爭取南沙群島的管治權。
■助衝破二條島鏈
另外,航母亦有助中國突破美國的兩條島鏈圍堵。1951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Dulles)提出具軍事意義的兩條島鏈概念。第一條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第二條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經小 笠原諸島、火山列島、馬利安納群島、雅浦島、帛琉群島,延至哈馬黑拉群島。美國透過在兩條島鏈上建立據點或支持親美國政權,圍堵蘇聯及中國,令兩國不能向 太平洋伸延勢力。中國海軍稱,1艘搭載40架戰機的航母產生的作戰效力相當於200至800架陸基戰鬥機。當中國擁有航母,連同現有的潛艇及導彈,便能阻 擋美國海軍自由來往西太平洋。台灣一旦宣布獨立,便能用武力封鎖台灣,維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短期內難成常規戰力
中國的首隻航空母艦,名為瓦良格號,在80年代建於烏克蘭。後來蘇聯解體,鳥克蘭獨立後經濟陷入困境,無力完成瓦良格號的建造,瓦良格號在公開競投中被一 間香港公司投得,後來落入中國海軍手上,並進行加工及更新設備。雖然航母啟航在即,但海軍需要接受足夠訓練才能掌握航母的操作。同時,由於航母除了作戰用 外,間中需要接受維修及為海軍提供訓練之用,單單一艘航母不能確保海軍全年任何時刻都有航母作調動。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國的航母在2015年前難以成軍。
加深西方諸國猜疑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在2011年4月表示,中國航母的 部署,影響西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平衡,阻礙美軍的行動自由。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國防開支欠足夠透明度不滿已久,認為中國對外公布的國防開支,並沒有詳列有關軍 事研究的開支,令公布數字遠低於中國實際的國防支出。據設在美國的智庫佩尤研究中心發表於2010年的民意調查顯示,西方與中國鄰近國家對中國印象一般, 其中日本、韓國、法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民眾對中國的印象最差,對中國不滿主要源於中國的人權紀錄,工業發展造成溫室效應,食物及出口貨質量安全,經濟增 長對其他國家帶來威脅等。中國透過發展航母拓展海上勢力,必然加深對中國的猜疑。
資料來源: Pew Research Center, Key Indicators Database – Opinion of China: Do You Have Favorable or Unfavorable View of China, http://pewglobal.org/database/?indicator=24.
恐致地區軍事競賽
繼美國之後,最關心中國航母發 展的可能是台灣。雖然台灣自馬英九上台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改善不少,但中國大陸一直未有放棄用武力統一台灣,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還有數百枚導彈瞄準台 灣。再者,有消息指,新航母可能改名,以清朝初期光復台灣的名將施瑯命名,令人懷疑航母是用來針對台灣。最令台灣擔心的,是中國大陸一旦使用航母,阻止美 國海軍靠近台灣海峽,台灣對外航運切斷,對中國大陸只能投降。
東南亞國家及印度對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亦不無戒心。2009年,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公開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美國需要重返東南亞,加強與東南亞國家 在經貿及軍事等多方面合作,平衡中國的勢力,否則將失去全球領導地位。因應中國海軍實力與日俱增,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澳大利亞打算或已經購買更多的潛 艇抗衡。至於南亞大國印度,早與中國在邊界糾紛、西藏問題、巴基斯坦,以及中國準備在印度洋多處布置海上據點等事宜與中國有所爭拗。中國購買瓦良格號後, 印度亦擴充航母艦隊。有觀察家擔心,中國發展航母艦隊,會引發地區軍事競賽,不利維持地區安全。
延伸活動
1. 先看有關中國航母發展來龍去脈的影片:
2. 閱讀資料,了解中國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發展海軍的意見:
■ a. 中國意見
■ b. 東南亞國家意見
《中國宣示主權,漁政船抵西沙》,星洲日報,2009年3月17日
《透視大馬海陸空三軍(一).海域頻遭侵略.海軍天價購潛水艇護海權》,光明日報,2010年4月26日
■ c.西方意見
《美太平洋司令:中國航母將改變地區力量平衡》,BBC 中文網,2011年4月12日
“China asserts sea border claims”,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13-5-2009
3. 角色扮演
將同學分成小組,扮演中國大陸、美國、台灣、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協會,各小組先了解各地區對中國發展航母的立場,然後就以下事宜辯論:
1. 中國應否發展航母?
2. 中國航母會否影響地區安全?
3. 中國航母會否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互信?
更多相關資料下載
文字:
2. 張敬偉. 中國航母是世界和平的保障,文匯報,2011年4月12日
3. 《宋曉軍:美國言重中國航母,挑撥中國與東南亞關係》,西陸網
影片:
1.中國軍方公布航母近距離視頻
2. 菲律賓表示對中國航母無顧忌,只為安撫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