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事後避孕丸﹕處方vs非處方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公共衛生, 專欄, 最新上載 | Comments Off

每逢大時大節狂歡過後,向機構查詢事後避孕的個案數字均會大幅增加。在香港,對事後務避孕丸的銷售有嚴格規定,大大增加了使用的門檻,令不少少女錯過了藥力能發揮效力的黃金72小時,最終意外懷孕。最近,美國便推行新措施,讓任何年齡的少女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亦可購買事後避孕丸。究竟香港應該效法?

Read More

開啟通識探究學習的鎖匙──以「青少年失業」為例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專欄, 思考方法, 最新上載 | Comments Off

初學通識的同學,通常會碰上兩大難點:一是課程單元的範圍過於廣泛,要處理的議題空泛抽象,找不到著力處;二是坊間的素材浩如湮海,又良莠不齊,有無從入手之嘆!其實,要摸索到學好通識的門徑,莫如從身邊的生活事例入手──即可以由您和同齡人關心的時事素材開始,慢慢積累對這些專題的認識,再進而提升對相關議題的了解和建立個人的識見。例如,對正在就讀高中的同學來說,青少年的就業狀況應是大家所關心的議題;又聞說,師兄姐無論是正式求職,或找暑期工,市道艱難,一職難求!這是道聽途說的概略情況,但實情是否相仿?現時青少年的失業情況是否很嚴重呢?

Read More

拿甚麼衡量你,我的幸福?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專欄, 思考方法, 最新上載, 現代中國 | Comments Off

祈求快樂適逢新年,人們都習慣許下新年願望,除祈求發橫財等銅臭事外,就是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了。不少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快樂的人生,但對於如何能得到幸福快樂,卻又不甚了了。

Read More

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在家上學vs強迫入學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專欄, 最新上載 | Comments Off

在歐美,有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孩子以在家上學(Home Schooling)方式取代回校上課。近年,此風吹至兩岸三地,香港曾有家長讓其子女在家上學,但政府卻因此發出「入學令」。鼓吹在家上學的家長認為這是個人自由,且家長應有選擇教育的權利,不過,反對者卻認為回校上課才能保證兒童的全面發展。究竟接受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強迫入學是保障兒童福祉還是剝奪其自由?在家上學是更能「因材施教」,還是阻礙全人發展? 

Read More

萬人「國考」:「公務員熱」為何高燒不退

Posted in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專欄, 最新上載, 現代中國 | Comments Off

近年來,公務員考試已成為了眾多成人考試中最炙手可熱的考試。對於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機關每年所組織的不 同級別的各類公務員考試,無數考生趨之若鶩,其報考人數更是逐年攀升,而其中大部分報考人員是大學生。以2001年至2012年國考報考人數為例(表 1),2003年,我國報考公務員考試並通過審核人數總計12.5萬人,直至2012年超過百萬人報考。然而,國家每年計劃錄用的公務員人數卻是少之又 少,僅就2011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報名情況舉例,其中38個部門職位的報考與計劃錄用人數之比超過100:1,甚至還有5個部門職位的報考與計劃 錄用人數之比超過了1000:1。由此看來,相比於高考2:1,考研4:1的錄取比例,公務員考試無疑成為中國競爭力最激烈的考試。

Read More

關注安老扶貧 不應只論「長津」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公共衛生, 專欄, 最新上載 | Comments Off

特區政府10月初公布「長者生活津貼」相關措施。對於當局的建議,不同持份者有很不一樣的立場,關注基層和長 者福利的代表認為設置資產規定是不必要的關卡,剝奪原屬長者享有的福利;但不少學者發聲指,若不設關卡,政府福利開支勢將急增,措施將不可持續,尤其面對 未來人口急速老化,批評福利派議員愈趨民粹主義。就是否需要「資產申報」措施,正反雙方各持己見,火藥味甚濃,而政府則再三重申,有關「長者生活津貼」屬 扶貧項目,非老人福利措施,望各方勿弄錯主旨。隨著「長者生活津貼」措施的公布,有關爭論立即成為社會時事熱點,但大家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只嚙著爭論的各 方觀點,見樹而不見林。若要深入分析該議題,應建立個人堅實的立論基礎,看清問題本質,亦要看得見完整的圖象。

Read More
Page 1 of 5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