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全球控煙系列之二:防煙VS禁毒孰先孰後?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於2011年9月12日文匯報

背景﹕

近年,香港政府大力打擊青少年吸毒問題,除在不同媒體進行宣傳外,還試行「校園驗毒計劃」,效果如 何眾說紛紜,肯定的是所費不菲。有理論及實證研究指出,吸煙屬於「上鉤毒品」(Gateway Drug)(即一種能改變人的情緒的消遣性藥品),與很多危險行為有關係。既然如此,港府是否應著重防煙多過禁毒?          ■簡明宇

港府落力禁毒開支億計

港府近年努力打擊青少年吸毒問題,除在媒體(如電視及電台)傳播教育資訊外,早前在大埔區試行的「校園驗毒計劃」亦引起社會的熱烈討論。最近,港府透過青 少年的常用媒體—互聯網,推出網劇「校園毒品事件簿」進行宣傳工作。雖然港府沒有公布最新數字,從2006至2009年的數字來看,針對校園禁毒活動的每 年開支逾兩億元,以2008/09學年約有75萬名學生來計算,每人佔近350元。上述數字未包括相關行政開支及宣傳費用。

 

 

毒青減少 措施收效?

社會輿論一向支持禁毒宣傳,關鍵問題是所推行措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處理這類問題,我們先讓數據「說話」。除一般描述外,亦需突出重點。  2008-09年,港府花費超過2億元推行青少年禁毒宣傳,效果不會在同期出現。假設效果在一年後 出現(即2010年),該年21歲以下的所有被呈報吸毒者由3,387人減至2,753人,減少634人(18.7%)。當中16歲以下呈報人士的減幅較 16-20歲者大,而前者正是校園禁毒活動的主要對象。其中16歲以下首次被呈報人士由643人下降至389人,下降254人,降幅為39.5%,同一年 齡組別曾被呈報人士則由127人下降至93人,僅減少34人,降幅為26.8%。不過兩者皆遠超整體的下降幅度(18.7%)(表三)。

正反對對碰:討論公共政策 建立批判思考

當討論這類公共政策成效時,無論正反雙方,都有幾個方向可循。

1. 數據真實:以何為根據?

正方:有關數據是目前最可靠的數字。數據顯示,16歲以下的吸毒者數目明顯下降,而這年齡組別正是校園禁毒活動的主要對象。

反方:表三所列的數字屬自願呈報性質,故並不能作為準確的統計數字。究竟當中有多少青少年因為怯於政府嚴打吸毒,而不願公開自己的吸毒行為?則是未知之數。

2.數字解讀:百分比及實數之別

正方:16歲以下吸毒者的下降幅度很高,首次被呈報者及曾被呈報者分別下降39.5%及26.8%,幅度很大。

反方:16歲以下吸毒者的下降幅度有限,首次被呈報及曾被呈報者分別只下降254及34人。

3.趨勢假設:實證支持?

正方:青少年吸毒日益嚴重,若不採取措施,吸毒率一定飆升。若校園禁毒措施能減緩或終止吸毒率上升,已屬有效,何況令其下降?

反方:「吸毒率一定飆升」只是假設,港府根本無法掌握青少年吸毒的實際數字。這類假設無從驗證,亦欠其他實證支持。

4.成效觀察:難有確實限期?

正方:校園禁毒活動是一項持久的措施,需要觀察短期及長期的成效,不能只看活動舉辦後的一年數字。

反方:校園禁毒活動以教育及檢驗為主,效果只會隨時間而減弱,長期效果一定會較短期效果更弱。

5.價值判斷:資源分配

正方:雖然港府每年花費2億宣傳,數目龐大,但有效令青少年吸毒率下降,締造健康的新一代,亦避免因此而演變成社會的長期問題(例如犯罪、黑社會及公共衛生)。

反方:每減少一名青少年吸毒者,每年需投入超過數十萬元。若將金額用於處理其他社會問題,例如協助長者、低收入家庭或殘障人士,可即時直接獲益的人數將更多。

防煙經費每況愈下

然而,若比較港府投放於預防吸煙及校園禁毒的經費,似乎她對前者的重視程度遠低於後者。表四顯示,在2008/09年度,政府用於預防吸煙的經費只有 3,300多萬元,相對校園禁毒活動的2億5千8百萬元,前者只是後者的12.9%。而且該筆防煙經費乃針對整體社會。再者,該類經費近年更有下降趨勢, 由2009/10年度的4,000多萬元下降至2010/11年度的3,600多萬元,再下降至2011/12年度的3,400多萬元。

吸煙增加吸毒機會

在青少年危險行為研究中,存在「上鹇毒品理論」(Gateway Drug Theory),該理論認為使用一些「上鹇毒品」(如吸煙及飲酒),會增加日後服用更硬性毒品的機會。換言之,服用不同毒品並非基於隨意選擇,而是有跡可 尋。不過,「上鹇毒品理論」強調「上鹇毒品」與其他較硬性毒品之間的關係,是相關而非因果的關係。

有外國研究發現,吸煙與眾多青少年危險行為有關,包括打鬥、持械、自殺、抑鬱及濫交等。香港亦有類似研究,結果基本上與上述研究一致(表五)。

如果「上鉤毒品理論」所言屬實,則必須從吸毒的初階採取預防措施,而非最後階段,預防青少年吸煙應比預防吸毒更重要、更先決,首先青少年吸煙已是公共衛生及個人成長的問題,其次亦可預防其他危險行為,包括吸毒。

 思考問題

1. 港府在推行校園禁毒工作時遇到甚麼困難?試舉3項並加以說明。

2. 目前港府的禁煙宣傳是否奏效?為甚麼?

3. 你認為港府每年花2億元在校園禁毒上是否值得?為甚麼?

4. 校園禁毒與校園防煙,哪一項更有推行的迫切性?試抒己見。

5. 若將用於校園禁毒的8成經費用於防煙,效果會否更大?為甚麼?

延伸閱讀

文字資料

  1. 立法會有關吸煙的文件CB(1)1936/10-11(02)
  2. 精確市場研究中心, 李式儉, 譚銘思, 譚雅穎. 二零零八/零九年學生服用藥物情況調查. 香港: 禁毒處; 2010.
  3. 政府新聞稿﹕禁毒常務委員會欣悉吸毒情況持續改善及大埔校園驗毒試行計劃順利完成
  4. Lau M, Kan M-yu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0;22:354 -364.
  5. Eaton DK, Kann L, Kinchen S,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5. J School Health. 2006;76(7):353-372.
  6. Kandel DB. Examining the Gateway Hypothesis: Stages and Pathways of Drug Involvement. In: Kandel DB, Kandel DB, eds. Stages and Pathways of Drug Involve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16.
  7. Lam TH, Stewart SM, Ho LM.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moking and sexual activity among Hong K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1;29(5):352-358.
  8. 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

影片

    1. 校園驗毒計劃是否有效? 鏗鏘集Part 1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2. 校園驗毒計劃是否有效? 鏗鏘集Part 2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3. 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

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 from creativecreature on Vimeo.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