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垃圾收費:減廢良方:廢物徵費 廚餘管理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專欄, 最新上載, 能源科技與環境 | Comments Off

「都市固體廢物處理」一直是讓環境當局「頭痛」的問題,一方面,每日送往堆填區的廢物量超過一萬三千公噸,即 每年近五百萬公噸的海量,本港面對堆填區即將爆滿的嚴峻問題;另一方面,限於社會輿情和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當局要處理每日產生的大量都市固體廢物,暫仍 未有解決良方。於是提出了源頭減廢建議,現正考慮實施「廢物徵費」與「廚餘管理」的計劃。

Read More

全球碳排系列之二:各國推行「碳經濟」公平分配碳排責任?

Posted in 全球化, 專欄, 最新上載, 能源科技與環境 | 0 comments

上期提及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就應對氣候變化所需承擔的減排責任問題上出現嚴重意見分歧。儘管如此,各國於《京都議定書》所引伸的碳經濟(又稱碳金融)市場在全球化的驅動下仍甚為活躍。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工具,到底碳經濟及碳關稅是補足還是加深了碳排責任「分配不公」的問題?(有關碳排責任詳見「全球碳排系列之一」)

Read More

全球碳排系列之一:緩解氣候變化影響減碳排 責任誰屬

Posted in 全球化, 專欄, 最新上載, 能源科技與環境 | 0 comments

為了應對人為因素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聯合國於1994年正式成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公約》),定期每年召開氣候大會促進國際合作。其中最具爭議的 是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就如何分配減排責任產生嚴重分歧。氣候是共同擁有的資產,到底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公平的國際制度,同時能 有效緩減氣候變化的影響,國際間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的共識。

Read More

生物燃料=環境救星?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全球化, 專欄, 最新上載, 能源科技與環境 | 0 comments

近年油價高企,生物燃料成為能源界的新寵。但生物燃料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目前仍是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它是全球氣候暖化的救星,有人卻認為它帶來生態災難。究竟誰是誰非?

Read More

一「爐」永逸?

Posted in 今日香港, 專欄, 最新上載, 能源科技與環境 | 0 comments

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是港府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最新方案之一,預料設施最快可於2018年啟用;但與早前選址屯門曾咀的建議一樣,出現強烈反對的聲音,居民 擔心會破壞當地環境和海洋生態,更會影響漁民生計;亦有多個政黨及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本末倒置,未有盡力減少垃圾源頭,在任何地點興建焚化爐也無濟於事。究 竟焚化爐是否解決垃圾問題的最佳方法?下文會從多方面探討。

Read More
Page 2 of 5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