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回家看望父母會犯法?
內地最近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權益保障法》)規定“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即被通俗解讀為“常回家看看”引起很大增議。究竟以法例形式令子女常回家看望年老父母是否合適?
Read More香港人口老化系列二之二﹕長者獨居誰之責?
上一期介紹了香港長者的概況及其衍生的問題,與香港同樣面對人口老化的地區,為了減輕長者問題,以法律形式強制子女需對其年長父母負上照顧之責,其中內地及新加坡與香港同屬華人地區都有類似的法例,究竟香港應否仿傚,強制子女供養父母及與其同住?
Read More「失獨」家庭:孩子離開了 我們還要孤獨地活著
前段時間,一段名為《空巢一生》的中國「失獨」家庭調查視頻,在互聯網上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點擊率。視頻中, 一對夫婦在年近六十時失去了女兒,萬念俱灰的他們只能寄居在寺廟裡,靠進行簡單的勞動來維持生活,並在那裡躲避世俗帶給他們的痛苦。還有一位年過七十的老 人自己想要去養老院養老,但卻因沒有子女,院方不敢接收。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就醫上,暫且不論失獨老人的經濟負擔能力,光是遇到手術前的家屬簽字的情況, 就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隨後,各大媒體開始紛紛關注這個特殊群體,並通過對一個個孤獨、悲愴和絕望的生命狀態的真實展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Read More關注安老扶貧 不應只論「長津」
特區政府10月初公布「長者生活津貼」相關措施。對於當局的建議,不同持份者有很不一樣的立場,關注基層和長 者福利的代表認為設置資產規定是不必要的關卡,剝奪原屬長者享有的福利;但不少學者發聲指,若不設關卡,政府福利開支勢將急增,措施將不可持續,尤其面對 未來人口急速老化,批評福利派議員愈趨民粹主義。就是否需要「資產申報」措施,正反雙方各持己見,火藥味甚濃,而政府則再三重申,有關「長者生活津貼」屬 扶貧項目,非老人福利措施,望各方勿弄錯主旨。隨著「長者生活津貼」措施的公布,有關爭論立即成為社會時事熱點,但大家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只嚙著爭論的各 方觀點,見樹而不見林。若要深入分析該議題,應建立個人堅實的立論基礎,看清問題本質,亦要看得見完整的圖象。
Read More供養父母 子女卸責?
老有所依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城鄉在就業、創業、入學、就醫及生活等方面的差異,內地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轉移,特別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湧入,不 少父母留守在家成為「空巢老人」。近年,「空巢老人」的問題日漸受到關注。有人提出:究竟「空巢老人」應由家庭供養或由社會供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