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民以食為天,鯊因翅瀕絕種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出日期﹕2011年01月10日

通識科強調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知識以及多角度分析,但目前坊間大部分教科書都將各個課題編入六個獨立單元,缺乏跨單元整合。事實上,不少社會時事涉及 多個範疇,而且易於引發反思,是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的好課題,近年世界各地發起的「拒鯊運動」(例如香港的「無翅婚宴」)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簡明宇

濫捕引致生態失衡?

根據有關機構估計,每年約有7,300萬至1億條鯊魚被殺,有關數字且以每年6%增長。鯊魚成長速度緩慢,產子量少,以大西洋中的短尾真鯊為例,需要至少 到廿歲才可繁殖後代。過度捕撈令鯊魚的數目正在逐漸下降,部分物種的生存亦受到威脅。全球有547種鯊魚,在2008年有126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 色名錄》列為瀕臨絕種威脅,較1996年的15種多7倍 (表一)。

按圖放大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網站
http://www.wwf.org.hk/whatwedo/footprint/seafood/shark_initiative/shark_faq/

■ 鯊魚數量劇減 獵食對象增加

鯊魚在海中獵食其他的魚類,亦會獵食哺乳類動物(例如海狗),一旦鯊魚數目劇減甚至絕種,會導致其獵食對象的數目迅速增加,影響整個生態平衡。例如澳洲的 塔斯曼尼亞(Tasmania)由於鯊魚受到過度捕撈,令當地的八爪魚數目增加,而八爪魚又喜歡獵食龍蝦,結果龍蝦數量下降,嚴重影響龍蝦捕撈業。

■ 善加規管 倡可持續捕撈

不過,有人認為鯊魚與其他魚類一樣是海洋資源之一,只要對捕鯊善加規管便無問題,焦點在於如何達致可持續發展,即禁止過量及非法捕殺,從而達到可持續捕 鯊,沒有必要完全禁絕。而且,過量捕殺與過量繁殖亦同樣對生態造成影響。例如,澳洲的野生袋鼠便因為過量繁殖而對居民構成威脅,香港的猴子亦有同類情況。

體內積聚水銀 常食有損健康

幾乎所有魚類和貝類都含有水銀,不過由於鯊魚體積較大,而且鯊魚位於海洋食物鏈的最上層,所以體內所積聚的水銀較其他魚類為多。水銀中毒會影響神經、感官 (包括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引致不育及缺乏協調能力等。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提出警告,呼籲孕婦、餵哺母乳的婦女及兒童切勿食用鯊魚。

一些內地加工場不單衛生環境欠佳,甚至使用有毒的雙氧水來漂白魚翅,對人類身體的危害不言而喻。

■ 份量適中 無損健康

不過,有人認為大部分魚類皆含水銀,尤其是大型的魚類,例如香港人常吃的吞拿魚,只要不過量食用,對身體並無害處。而因魚翅珍貴,一般人不會在短時間大量進食,因此不會影響健康。至於加工程序引起的公共衛生問題,亦同樣出現在其他食品上,加強監管才是應有的相應措施。

傳統筵席菜式 華人愛吃是元兇?

有人認為,華人嗜食魚翅是引致鯊魚過度捕撈的禍首,不少保護鯊魚運動組織皆以被砍去魚鰭的垂死鯊魚圖像作為宣傳重點。

■ 消費力增 需求更大

事實上,鮑參翅肚是中國傳統佳餚,被視為珍貴的食材,魚翅湯更是筵席上的主要菜式。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民眾消費力提高,對魚翅的需求亦相應增加。有見及此,有環保組織甚至呼籲歐盟停止向中國輸出魚翅。

■ 多國禁止割鰭棄鯊

反對意見認為在鯊魚的貿易裡,除魚翅外,尚包括魚肉、魚皮、牙齒及魚肝油。只是魚翅的價值較高才被突顯出來。至於海上割鰭棄鯊事件,大多出於誤捕─即以捕 獵其他魚類為主的漁船誤捕鯊魚,船員割鰭棄鯊,以減少鯊魚佔用船上的空間。換言之,這並不是捕鯊業的慣常做法。但很多國家已禁止割鰭棄鯊的行為。

■ 環團倡魚翅宴 人情打七折

最近,一條被割鰭棄鯊的片段,引發「魚翅婚宴人情七折」運動,呼籲賓客以7折禮金回應以魚翅入饌的婚宴,並將餘下3成金錢捐贈保護鯊魚的環保團體。此外, 亦有人發起各種「拒翅」運動,包括促請政府宴會不以魚翅入饌及推行「護鯊校園」等。部分食肆因應訴求,推出「無翅筵席」,顯示運動有一定成果。

■ 轉用食材 禍及其他物種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盲目支持「無翅婚宴」對環保反而不利,目前食肆推出的「無翅婚宴」菜單以其他珍貴食材(例如燕窩、蟲草及鮑魚)來代替魚翅,只會將問題 從鯊魚轉移到其他物種,而這些物種的生存可能較鯊魚受到更大的威脅,例如野生蟲草。我們應追求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而不只是徹底地拒食鯊魚。

■ 有翅或無翅 兩代衝突點

香港的「拒翅運動」在年輕一代較能獲得支持,相對年長一代的支持度較弱。因此,部分新人在選擇婚宴菜式時便容易與家長發生衝突。年長一代認為婚宴乃人生大 事,不可馬虎,鮑參翅肚是首選,若無魚翅,便會失禮賓客。而新人亦希望在他們重要的時刻,貫徹他們對環保的價值觀,不做「翅客」。「有翅」還是「無翅」成 為兩代的衝突點。

■ 加強溝通 交換意見

另外,有人認為舉凡籌備大型活動,牽涉者之間基於不同價值觀、既有觀點及經驗等都容易發生衝突,「無翅婚宴」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引發點。良好的溝通是預防及補救的不二法門,兩代人反而可借此契機,深入交換對「護鯊」的意見,將之成為更好的一堂環保課。

限制魚翅貿易 打擊自由港地位?

聯合國曾有提案限制8個鯊魚品種貿易,當中6個品種的魚鰭具很高的商業價值,包括3個雙髻鯊品種(雙髻鯊、巨雙髻鯊及平雙髻鯊)、遠洋白鰭鯊、沙洲鯊及灰 鯊,有關提案最終被否決,有評論認為這是中國及日本牽頭反對所致。不過,有些國家已自行立例限制魚翅貿易,例如美國。香港是全球魚翅的貿易中心,大部分魚 翅都會出口到香港,其中50%至70%會再轉口到其他地方,例如中國大陸、新加坡、台灣、日本及越南。有意見認為需要對香港的魚翅貿易進一步監察,掌握更 確實的數據,作為保護鯊魚的基礎。

反對意見認為香港是自由港,貨物自由進出,而魚翅是合法商品,監察魚翅制度會影響香港自由港的地位。目前世界各地正致力打破商業壁壘,以推動貿易自由化,進一步限制魚翅貿易與此背道而馳。各國政府應針對打擊非法捕鯊及割鰭棄鯊的行為,而不是限制魚翅的貿易。

小知識

1. 何謂割鰭棄鯊(Shark Finning)?

部分漁民捕獲鯊魚之後,只割去魚鰭,而將魚身棄置大海。鯊魚被割去魚鰭後,並不會即時死去,但會因失去游弋能力窒息而死或被其他魚類所食。

2. 所有鯊魚鰭都可做魚翅嗎?

不是。以備受關注的鯨鯊、大白鯊及姥鯊為例,只有姥鯊的魚鰭可用作魚翅,其餘兩種的魚鰭並無翅針。

3. 何謂可持續漁業 (Sustainable Fishery)?

通過維持一個健康及良好管理的漁業,令人類經濟、社會需求及健康生態系統之間取得平衡,以達致持續使用海洋資源、又對海洋生物不構成負面的影響。

思考問題

1. 香港有法例保護野生動物,為甚麼沒有法例保護野生魚類?試分析之。
2. 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會否與環保有所衝突?試闡釋。
3. 假設你將舉辦喜宴,你會選擇「無翅婚宴」嗎?為甚麼?
4. 除鯊魚外,你認為還有哪些海鮮應受到同等關注?試舉例說明。

更多參考資料

文字資料

1. 要讓大海把血流乾嗎?全球鯊魚的過度捕撈和種群衰落
2. 環保組織 促歐停向華售魚翅(文匯報)
3. 因小失大:全球割魚翅的醜聞
4. 護鯊逼切— —勿當「翅」客
5. 夏威夷創先河禁絕魚翅擁有、買賣均違法,可判監一年(蘋果日報)
6. 團體推「護鯊校園」 邀千校參與 – (香港文匯報)
7. 限制鯊魚貿易提案遭否決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遺憾 再度呼籲港人罷吃魚翅(WWF)
8. 鯊魚魚翅湯–如何影響您和環境的健康

影片

9. 惜食海中鮮 (星期二檔案)

 

10. 「拒吃魚翅」,護衛海洋生態 ( 活割魚鰭 ) 影片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11. 幼鯨鯊慘遭奪鰭 網民籲停食魚翅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12. 食魚翅會吸收大量重金屬(2010年4月18日 – 無線新聞)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13. 記者暗拍作坊工人用工業雙氧水漂白魚翅

延伸活動

活動一:播放「惜食海中鮮」影片(內有小鯨鯊被割鰭棄鯊片段及行內人士回應),讓同學討論「拒翅運動」。

活動二:搜集一些「無翅」及「有翅」宴席及菜單,讓同學討論哪一種較環保。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