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二手資料搜集系列三之二﹕ 挖料渠道多 缺策篩選難

Facebook Twitter Email

背景

在進行獨立專題探究(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IES)的過程中,二手資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系列三之一已介紹二手資料對IES的重要性,以及每一個階段的搜集重點。今期會集中講解 搜集二手資料的方法及策略,以助學生事半功倍。  ■作者﹕簡明宇 (香港教育學院榮譽研究員、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院士、尼古丁及煙草研究學會會員、《獨立專題探究手冊》作者及「點亮教育」創辦人)

7類常見二手資料

二手資料的種類包羅萬有,舉凡並非直接從研究對象取得的資料,而由他處間接取得者皆可被視為二手資料。對於新高中同學而言,較常接觸的二手資料有以下7種:

1. 報章或雜誌;

2. 書籍;

3. 互聯網資料;

4. 影片或錄音;

5. 政府檔案;

6. 學術論文或報告;

7. 相片或地圖。

熟讀五招 免字海「遇溺」

二手資料浩瀚,究竟應如何搜集,才能避免被資料「浸死」?

策略一:從簡到繁

先搜找一些簡單的資料閱讀,如報章或雜誌。這些內容較易消化,並可提供進一步搜尋的線索。

策略二:由近至遠

先找較近期的資料,有需要時再找較舊的資料。原因有二:其一在於近期資料一般較易取得,

………(有興趣知道更多,按此)

 

延伸閱讀:

  1. 簡明宇、劉嘉慧。(2009)。《獨立專題探究手冊》。香港:教育社企。第四章。
  2. 王榮祖:《次級資料的蒐集與運用

………(有興趣知道更多,按此)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