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內地生育政策 須再計劃?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出日期:2011年5月30日(文匯報)

2011年4月28日,中央政府發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第1號)》。公報顯示,2010年內地總人口達13.39億,其中,0 至14歲人口佔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 點;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內 地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準,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作者:岳經綸 中山大學教授 (嘉賓作者)

相關概念

■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和年長人口數量增加,導致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過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一胎政策減資源壓力

內地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胎政策╱一孩政策╱一胎制)控制人口,視為一項基本國策。此政策限制城市已婚男女只能生育一名子女,但許多地區對農村夫婦、少數民族和夫婦均為獨生子女等幾種情況作出一些例外規定。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內地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並將有關規定列入憲法。據測算,在全面推行計劃生育的30年間,內地將人口總和生育率由上世紀70年代 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此外,學界有資料顯示,計劃生育推行30多年減少逾4億人出生,有效緩解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按圖放大

■嚴重少子化危機

不過,一胎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獎勵無胎)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使內地每年出生人口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達到頂峰後逐年下降。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結果顯示,內地0至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是16.60%,這一結果與2002年12月的調查結果保持一致,同屬「嚴重少子化」狀態。據測算,到21世 紀中葉,內地總計將失去18至35%的青壯年勞動力。與青壯年勞動力相對應的是,據《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披露,到2030年,內地65 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按圖放大

 

出生死亡率俱降 增老齡人口比例

1. 少子化是內地目前發生老齡化的根本原因。年輕人口比例下降意味?老齡人口比例相對增高。內地少子化的形成是因為生育率下降,而生育率下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於經濟發展導致人們生育意願降低;另外是實行30年刻意追求低生育率的計劃生育政策。

2. 內地人均壽命的延長增加了老齡人口的數量。隨?經濟和醫療的不斷發展,內地的人均壽命不斷延長,死亡率下降。《2007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中指出,「中 國人平均壽命為男71歲,女74歲」,相對1950年時的人均壽命僅為40.8歲。人均壽命的延長使得老齡人口呈增加趨勢。

社保養老急須正視

內地已於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引發各類社會問題不斷湧現,引起各界關注,當局應及早正視問題,研究解決方案。以下列出人口老齡化對內地社會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1. 衝擊養老保障體制

眾所周知,內地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嚴重「缺氧」,很多老人生活窘迫,目前大部分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僅能拿到每月55元的養老金,基本生活難以保障。根據麥肯 錫諮詢公司預測,內地養老保障的短缺金額到2010年將達1,100億美元,而未來30年內將會出現3.7萬億的資金缺口。目前不僅養老金成問題,醫療保 障同樣出現問題,因為老齡人群是各類疾病高發人群,隨?老齡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大,國家必須投入更多資金實施醫療保障,對資金短缺的內地來說無疑是雪上加 霜。

2. 社會問題疊加惡化

伴隨老齡化而來的人口問題有很多,其中對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勞動力短缺。今年初內地勞工荒的出現,說明直至現在勞工荒現象依舊非常嚴重,很多私營企 業因招不到勞工而面臨倒閉,經濟發展面臨衰退風險。經濟衰退又導致養老保障等問題更加惡化。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老齡人群需要龐大勞動力來照顧,令本已短 缺的勞動人群再度嚴重失血。

3. 養老機制發展滯後

由於1980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導致目前內地出現約1億個獨生子女家庭,隨?時間推移,獨生子女父母逐漸步入老齡甚至高齡,而4:2:1的家庭格局令 年輕人無力承擔養老任務,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被徹底顛覆,養老負擔越來越依賴於社會。而內地的養老機構發展又嚴重滯後,不管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遠落後於其 他發達國家。僅以養老床位測算,按照國際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進入機構養老標準,內地至少需要800多萬張床位,而現在卻只有約250萬張,缺口達550 多萬張。

4. 空巢老人城村俱增

空巢家庭是指步入老齡後,身邊沒有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隨?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和獨生子女意外死亡率增長,「真空巢」亦越來越多。空巢家庭目前在農 村同樣呈激增狀態,隨?子女外出打工謀生,留守農村的老人便成了空巢老人。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全國城市地區近半老人無子女相伴,農村空巢老 人比重佔約4成。空巢家庭存在經濟、生活和精神等多方面困難,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未能入住養老院的高齡空巢老人。

應否廢除一胎政策?

■ 正方:

內地實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取得極大成功,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人口規模將發生轉變。

控制人口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提高人均GDP增長率。在GDP增長率穩定時,降低人口增長率便會增加人均GDP增長率。而內地有很高的GDP增長率,因此有能力維持比0.5%更高的人均GDP增長率。

現在把控制人口的政策放鬆一點,人口增長率不會增加多少。這是一個經濟定律。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口增長率都很低,因為出生率降低。在內地城市,食品、住房和子女教育的成本都較高,人們的生育意願不強。

人口眾多的一些優勢:

1. 增加人口,容易在各個領域選拔具才華的人。

2. 人口多可吸引外資到內地的大市場。

3. 一個更大的市場有利於技術創新。

4. 在同等條件下,一個人口較多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有更大影響力。

■ 反方:

「一胎制」政策約減少4億人出生,效果很好,值得高度肯定和評價,但未能全面達成抑制人口增長、減輕社會負擔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所以要繼續而不是改變「一胎制」政策。

「二胎政策」會使內地人口基數繼續不適當地增大,不利於很多問題的解決,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城鎮化問題、就業問題、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準問題等諸多 方面。在現有的生產資料和經濟條件下,社會總勞動力相對過剩,是內地一系列問題的兩個總根源之一(一個是體制機制問題,另一個是人口問題)。

老齡化社會並沒有甚麼可怕的,在某種意義上說,老齡化社會是好事情。現在出現老齡化,標誌?內地人民的生活和醫療水準提高,延長壽命。解決老齡化問題,主要措施應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如果把實行嚴格計劃生育所省下的大量金錢解決老齡人口的生活問題,在經濟上更為合算。

通識概念圖

■一胎政策

定義

‧城市已婚男女只能生育一名子女,但部分地區的農村夫婦、少數民族和夫婦均為獨生子女等家庭例外。

優點

‧降低出生率,抑制人口增長

‧緩解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減輕社會負擔

缺點

‧青壯年勞動力逐年減少,引發經濟衰退風險

‧年輕人口比例下降,老齡人口比例相對增高,獨生子女無力供養長輩,顛覆傳統家庭養老模式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內地人口老化對兒童個人成長會造成甚麼影響?

2. 有甚麼方法可有效減慢內地人口老化的速度?試舉三例說明。

3. 除了一胎政策外,你認為還有甚麼原因導致內地生育率下降?

更多相關資料下載

文字:

1.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

2.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全國老齡辦,2006年2月23日。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釋義

4. 〈人口老化成經濟增長難題〉,文匯報,2011-5-6 。

5. 沒變富先衰老?中國人口老化恐衝擊經濟

6. 中國人口老化 生育政策或難逆轉

影片:

7. 公共電視-「國家的遠見」養不起的未來 瑞典篇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8. 無線新聞:  大陸一孩政策令人口老化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9. 中國人口老化 專家建議分地區行業彈性退休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