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考技巧.準備要充足
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要求同學自己擬定題目,並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進行探究,同學需要先搜集資料,經過分析,最後製成報告,呈交老師。當同學對題目有 初步構想後,便要考慮使用何種研究方法,而題目與研究方法是需要互相配合的,並且經過多次反覆調整,始能定案。筆者將在今期專欄透過實例,介紹面談研究方 法的特質,並指出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簡明宇 教育社企
面談簡介
訪問是同學在專題研習中較多採用的其中一種研究方法,它有3種類型,分別為面談(Face-to-face Interview)、電話訪問(Telephone Interview)及書面訪問(Written Interview),其中面談是最廣為同學使用的訪問形式。
面談是透過面對面交談來搜集資料,進行方式是由訪問員提問,受訪者回答。問題一般以開放式問題(Open-Ended Question,即沒有預設選項的問題)為主,藉以取得更深入、更詳細的資料。
面談特點
◆單對單一般以一位訪問員對一位受訪者的形式進行。
◆面對面訪問員與受訪者在同一場地、以面對面的問答方式進行;但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亦可透過網絡進行視像訪問。
◆內容不同每位受訪者的問題及回應內容皆不盡相同。
◆即時記錄由於每次訪問的問題與回應的內容不同,故必須作即時記錄。
◆邀請受訪者研究員基於對研究主題的認識而決定邀請誰人接受訪問,較少以抽樣形式選定受訪者。
示範題目
一、事件背景
香港行政會議在2009年10月通過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簡稱為高鐵)香港段項目。香港段總站將設於西九龍。政府認為,此舉可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繫,有助香港的長期經濟發展。
事件引起社會迴響(1),其中一批在80年代出生的青年(簡稱為「80後」)加入討論行列,提出反對興建高鐵。社會對「80後」的評價毀譽參半,有指他們愛投訴、行為過激及不知人間疾苦,亦有指他們有膽識、有理想及有創意等。
姑勿論其評價如何(2),「80後」在反高鐵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一點,似乎沒有異議。究竟有何原因推動這批「80後」參與反高鐵行動?
二、研究問題
主要研究問題:有何原因推動「80後」參與反高鐵行動?
次要研究問題一:社會結構性因素對參與反高鐵行動的「80後」有何影響?
次要研究問題二:個人因素對參與反高鐵行動的「80後」又有何影響?
次要研究問題三:參與反高鐵行動程度不同的「80後」,其參與原因有何不同?
- 「80後」
「80後」意指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2)。按照呂大樂對香港人的區分,「80後」為第4代香港人—「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3)不過,「80後」亦有被用作指「關注社會議題的一群人」,而非世代人口。
- 高鐵
高鐵是高速鐵路的簡稱,而在香港,高鐵意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項目。行政會議在2009年通過有關興建安排。香港的高鐵項目是「國家策略性鐵路網計劃」的一部分,全長26公里,車站設在西九龍總站,建成後將可連接內地各大城市。
- 菜園村
此村位於元朗石崗,由於政府計劃於該地興建高鐵的車廠,因此面臨清拆問題。部分村民不欲失去家園,反對政府清拆,並進行一連串的示威行動,希望政府收回成命。
課程提示:以上題目與教育局通識教育科課程的學習範疇「今日香港」及「能源科技與環境」有關。
研究方法:面談
研究將以面談方式進行,訪問對象可包括研究「80後」的學者、「反高鐵行動組」、「可崗菜園村關注組」及「菜園村支援組」等負責人共廿人,並將安排於2010年7月至12月期間進行。
面談將圍繞下列幾項問題:
1. 「80後」為何關注高鐵事件?
2. 「80後」
………(有興趣知道更多,可按此)
更多參考資料下載
1. 簡明宇、劉嘉慧(2009):《獨立專題探究手冊》。香港:教育社企,第六章。
訪問技巧
1. 教育局資源,訪問技巧小貼士
2.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訪問技巧指南
3. Dapzury Valenzuela & Pallavi Shrivastava. Interview as a Method for Interview as a Method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八十後與高鐵
1. 新聞公報:「行政會議批准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2. 李月蓮:《「八十後」的精神面貌:東方VS西方》。
3. 呂大樂(2007):《香港四代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有興趣知道更多,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