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全球糧食危機探究系列四之四:通脹猛如虎 窮人慳住食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出日期:2011年4月11日(文匯報)
全球糧食漲價令各國的貧窮人口吃盡苦頭,甚至觸發部分地區動盪不安。國際社會驚覺糧食漲價所引起的全球危機,並呼籲盡早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香港大部分食品依賴入口,而且貧富懸殊加劇。今期專欄將以香港為例,探討全球糧食對本地低收入者有何影響。

 

■作者﹕簡明宇

相關概念

■消費物價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一種量度一般消費商品及服務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情況的指標,經常被用作反映消費者所面對通貨膨脹的情況。消費物價指數一般以某期間的數據 作為基數(以100為代表),其他年份的數據便以此為基礎作比對,以顯示與該年相比的升降幅度。

■食物銀行

食物銀行(Food Bank)源於美國的St. Mary’s Food Bank,創辦人從社區食堂及雜貨店搜集包裝破損或即將過期的食物,援助有需要人士。

食品物價指數 增幅驚人

面對全球糧價上漲(詳見本系列之一),高度依賴入口食品的香港究竟有多大影響?

2008年出現全球糧食危機,該年香港的食品消費物價指數由2007年的106.5急劇上升至117.3,增幅超過10%。去年,國際驚呼糧食短缺,本地 食品消費物價指數上升2.4%。若比較2004至2010年的各項消費物價指數,其中食品的升幅更明顯。2010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2004年上升 12.8%,但同期的食品物價指數增加23.4%,是衣、食、住、行四個基本需求之冠。

有人認為,若針對食品價格對低下階層的影響而言, 應更加注意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的物價指數而非整體的食品物價指數,原因是低下階層較少機會外出同膳。表一顯示,2010年的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的 物價指數較2004年增加38.3%,增幅驚人,並遠拋離其他項目。有人指出,面對糧食漲價,低收入者顯然承受更大壓力。

按圖放大

收入跑輸糧價 貧母捱過期餐

若收入增幅追得上糧食價格上升,糧食漲價並不是一個大問題;但實況非如此,低收入者的薪金遠追不上糧價升幅,令其原來困苦的生活百上加斤。

表二顯示,近年本地洗碗碟工人的平均月薪從2004年的6,139元上升至2010年的7,220元,升幅為17.6%。然而,作為香港人主糧的絲苗米, 同期價格上升44.8%。假設將洗碗碟工人的平均月薪全數購買絲苗米,2004年可購買834公斤,2010年只能購買677公斤。換言之,其實際購買力 下跌18.8%。

另外,有非政府組織在2008年訪問138位貧困母親,結果顯示糧食價格上升對她們的身心構成極度沉重的壓力,不但被迫減餐、轉食營養較低或過期食品,甚至影響家庭關係,最終損害精神健康(表三)。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無米舉炊 反而肥胖?

人們普遍認為糧食漲價,貧窮人口無米舉炊,導致營養不足甚至飢餓。但不少研究指,收入與肥胖存在一定關係,貧窮人口反而有較大機會肥胖,進而影響他們的健康,這種情況在發展中國家尤甚。主要原因如下:

加工食品便宜 三高無益 由於加工食品大多較新鮮食品便宜,貧窮人口會進食較多加工食品。然而,加工食品被視為高脂、高糖及高鹽。

教育程度低 健康意識薄 貧窮人口的教育程度較低,對促進健康的知識亦較貧乏,因此較不重視均衡飲食。有本地研究指,每月家庭收入介乎8,000至 13,999港元、居住公屋或租者置其屋的受訪者,相對有較高比例一周只有一日或更少日子飲用果汁或蔬菜汁。另與其他相關收入組別的受訪者比較,教育程度 越低、藍領和每月家庭收入少於14,000港元的受訪者,大部分每月少於一次在工餘/課餘時間做運動。

窮富子女 糖尿高危 有本地研究指,兒童糖尿病患者呈兩極化趨勢,來自富有及貧窮家庭的兒童較多患糖尿病,有評論指這與其飲食習慣和素質有關。富家子弟的營養過於豐富,貧苦子弟的食物質素較差,且多吃即食或澱粉質食物;兩種情況皆不利健康。

食物銀行 有心力不夠?

不少西方國家都有所謂「食物銀行」的食物援助計劃以協助低收入者。香港政府在2009年亦推出類似計劃(稱為「短期食物援助計劃」),資助5家非政府組織 營運食物銀行,向有需要人士派發食品,當中主要以米、麵、罐頭等食物為主。至於食物來源,除向批發商以特價購買外,亦有部分由商戶捐出。有關計劃營運一年 半後,為超過4萬人提供食物援助。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政府表示將預留一億元來繼續支持這項計劃。但這是否解決之道?

有評論指,這類計劃 只以向有需要家庭提供6星期的短期援助為限,實為不足,並呼籲開展長期的援助。其次,罐頭等加工食品會引致受助者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健康。而只支援5間機 構推動類似計劃並不足夠,居住地稍遠的有需要人士需要額外支出交通費,才有機會獲得援助。有見及此,有志願團體開辦提供熱餐的社區食堂,為有需要人士提供 營養均衡的食品。

思考問題

1.除低收入者外,你認為還有哪類人受到糧食漲價影響?試加說明。
2.你認為食物銀行能否有效協助市民面對糧食漲價的問題?為甚麼?
3.推動食物銀行有何利弊?試分別詳加說明。
4.除食物銀行外,你認為有何其他措施協助市民對抗糧食漲價?試舉例說明。
5.振興本地農業是否可行並有效遏止本地糧食漲價?為甚麼?

更多相關資料下載

文字資料

  1. 食物銀行的啟示(文匯報, 2009-4-6)
  2. 食物銀行倡轉型 首選熟食飯堂(明報, 2011-02-14)
  3.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新聞稿﹕媽媽捱餓護兒抗通脹 政府消除通脹莫遲疑
  4. 政府統計處. 消費物價指數年報2010. 香港: 政府統計處; 2011.
  5. Sobal J, Stunkard AJ.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bes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9;105(2):260.
  6. Tanumihardjo S, Anderson C, Kauferhorwitz M, et al. Poverty, Obesity, and Malnutri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Recognizing the Parado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7;107(11):1966-1972.Martin KS, Ferris AM. Food Insecurity and Gender are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 39(1):31-36.
  7. 食物通脹下貧窮家庭生活狀況調查  下載 報告全文 /撮要/ 新聞稿

影片

1. 通識 食物銀行 港台亞視上網問功課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2. 星期二檔案﹕格價兵團

3. 香港食物銀行

4. 主播天下﹕紐約食物銀行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