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衣又回收 貧國衫褲氾濫?
刊出日期:2011年3月7日
舊衣循環回收運動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類似活動在全球的已發展國家或地區都有進行。這類活動皆以「環保」及「扶貧」為標榜,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這是否真正達至「扶貧」的效果?
■作者:劉嘉慧 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嘉賓作者)
成衣廠由富國遷貧國
已發展國家(原料) →發展中國家(生產) →已發展國家(銷售及回收) →發展中國家(二手市場)
隨?全球化推展,屬於勞動力密集工業的製衣業從比較富裕的歐美地區轉移至勞動力充裕、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就是其中一個製衣大國。這些成衣生產完成之後,大部分會出口到歐美等已發展國家。但這只是成衣業全球化的其中一環。若追溯一件成衣的「前世今生」,便會發現全球化的威力遠不止於此。
發展中國家成衣業盛 勞工付血汗 回報低
由於成本較低,大部分成衣皆在發展中國家生產,如中國、孟加拉、泰國、斯里蘭卡及越南等,之後再出口至世界各地。當中不少會冠上不同外國品牌名稱,如為人熟悉的Nike、迪士尼等。
成衣業由於技術要求較低,大多是發展中國家的起步工業,吸引大批非技術勞工參與,當中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婦女。以孟加拉為例,成衣業在2000至2001 年聘用180萬名勞工,至2007至2008年已增至250萬名。外國品牌持有人及大型零售商憑他們具規模的優勢,會向供應商壓價,最終令發展中國家的工 人利益受損。這些勞工在被形容為「血汗工廠」的地方工作,即工時長,工作環境惡劣,只獲微薄收入、極少福利及職業安全保障。他們付出血汗,卻總不夠餬口 (表二)。這些出口的成衣被運往海外後,卻以高價出售,令品牌持有人及大型零售商獲得豐厚利益(表一)。由於兩者大多由歐美等已發展國家所擁有,令已發展 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貧富懸殊更突顯。
一件T-shirt的一生 ─ 環遊世界
絕大部分香港人的衣櫃皆有印有Made in China產地標記的T-shirt,但若就此以為內地一定就是這些T-shirt的源頭,那就錯了。原來這些T-shirt很有可能源自美國,因為美國 是T-shirt的主要原料(棉花)的最大出口國(佔全球逾30%),而中國就是最大進口國(佔全球逾20%)(表四),亦是最大的成衣出口國(佔全球逾 30%)(表三),其出口量幾乎是第二至第八位的總和,並成為美國、加拿大及日本的最主要成衣進口國(表五)。這些由發展中國家出口的衣服在已發展國家逗 留一段時間後,便因換季、陳舊及過時等理由,在未破損前已遭人拋棄,當中不少透過環保組織回收,而部分會轉口至發展中國家,作為二手衣服出售或拆開成為工 廠抹布(表六)。回顧T-shirt的一生,你會發現原來它們是拜全球化之賜,在已發展國家及發展中國家之間不斷「環球旅行」。
舊衣回收計劃 新興國家受惠或受害?
不少已發展國家都有舊衣循環回收計劃,部分更由慈善團體經營,如香港的救世軍,亦有部分由商業機構經營。除環保外,這類舊衣回收計劃一般以扶助貧窮人士為目標,不少提供舊衣者皆本?助人的善心參與其事。有關機構會將回收到的衣物分類,部分會在當地出售,部分會漂洋過海轉售予發展中國家。2009年,全球的 二手衣物入口及出口價值分別為28億元及31億元,究竟在已發展國家的舊衣循環回收活動對發展中國家有利或有害?
■入口舊衣較新衣多
這麼多舊衣服究竟去了哪裡?若以世界銀行對經濟體的種類作劃分,中低收入經濟體的入口舊衣數量(以重量計)最多,約佔總量4成,當中大部分是非洲及拉美國 家,一些國家入口舊衣服的數量更超過新衣服,表七顯示新舊衣服入口價值比率,一些國家的舊衣入口價值總額較新衣入口價值總額超過一倍(例如2009年的維 德角及2008年的盧旺達),甚至兩倍(如2008年的尼日)。由於缺乏完整的統計數據,沒有辦法準確比較兩者在件數上的差異,但基於舊衣服價格一般而言 較新衣為平的原則,不難估計這些國家的舊衣入口量一定遠較新衣入口量為多。
■成衣廠倒閉 二手衫行業蓬勃
以往,製衣業這類勞動密集的工業令不少地區經濟起飛,並步入新興經濟體,日本、台灣、香港、韓國及中國都曾以製衣業振興經濟。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門戶大開,大量廉價新舊衣物湧入,有意見認為這令當地的製衣業萎縮,製衣廠倒閉,工人失業。有研究指二手衣服令北非每年的製衣業減產39%及製 衣業職位減少一半。位於非洲的塞內加爾,製衣業在1970年代晚期提供約6,500個職位,到1980年代中期跌至5,000個,在2000年後更急挫至 只有1,300多個。不過,有人認為,二手衣服買賣亦提供不少就業機會。以塞內加爾為例,二手衣服行業直接聘用超過15,000人。究竟二手衣服是否影響 當地生計?這似乎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改穿西裝 傳統服飾式微
基於貧窮或傳統原因,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大多衣不蔽體。入口二手衣物為他們提供大量、質優,且選擇眾多的衣物,改善其生活。不過,批評者認為大量二手衣物湧入,造成當地傳統服飾滅絕。如在坦桑尼亞,幾乎沒有當地的男性穿?傳統服飾,卻改穿入口的二手衣物,例如西裝或T恤。
思考問題
1.有何因素促使一件T-shirt「周遊列國」?
2.你認為香港人喜愛穿?中國傳統服裝嗎?為甚麼?
3.你認為舊衣回收運動值得支持嗎?為甚麼?
4.你認為二手衣服對改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有否幫助?為甚麼?
更多參考資料
文字
1.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工人的影響 -成衣業個案 (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
5. Baden S, Barber C. The Impact of the Second-hand Clothing Trade on Devloping Countries. 2005.
影片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2. 血汗工廠 (星期日檔案)
3. 有話好說_血汗工廠報導
embedded by Embedded Video
YouTube Direkt
5. 舊衣行善(新聞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