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Studies Classroom 通識

中國民族政策研究系列之二﹕中國治疆政策 發展成熟穩定?

Facebook Twitter Email

刊出日期﹕2011年10月10日(文匯報)

編按: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天然資源豐富,而且邊境接壤8個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都佔有重要地位。然而新疆存在著多個少數民族,與漢人的文化差異較大,容易受到煽動引發社會衝突。到底中國政府現時採用哪些政策應對新疆問題?成效又如何?下文將一一論述。

▇嘉賓作者:仇國平博士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省級別面積最廣 民族文化差異大

新疆對中國政府有特殊意義:

接壤8國 戰略要地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省份,佔中國領土6分之1,陸地邊境線長5,600多公里,是中國陸地邊境總長度的4分之1,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國、印度和阿富汗接壤,在邊境防衛及對外貿易有特殊戰略意義。

46少數民族 多信奉回教

新疆有46個少數民族,其民族文化與中原的漢文化差異很大。大部分新疆的少數民族是伊斯蘭教徒,不 少仍十分虔誠:每日做5次禮拜、每年守齋戒月、只與伊斯蘭教徒通婚、婦女出外要戴面紗頭巾,以及不與陌生男子同桌吃飯等。根據憲法,公民雖享有信仰自由, 但在新疆,不少政策被視為與此有抵觸,例如:不准向18歲以下人士傳教、公務員不可信教、食肆不能因齋戒月停止營業,以及到麥加朝聖者必須參加政府指定的 旅行社,確保參加者在外國不能接觸到不利中國政府管治新疆的資訊及人物等。由於文化衝突,令一些少數民族對政府的管治出現抗拒情緒,2009年7月新疆首 府烏魯木齊騷動,以及2011年7月和田及喀什暴力事件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

喀什古城區 歷史逾千年

新疆少數民族中以維吾爾族人數最多。據報,國際伊斯蘭恐怖主義者在維族人中滲透,不時在境內進行暴 力襲擊,爭取新疆獨立。在海外不少維族人在西方國家支持下,對中國政府的新疆政策,包括宗教、民族語言教育、處理異見人士手法、環境及土地資源管理大肆抨 擊。譬如,位處南疆的喀什市,是西漢時期疏勒國的首都,有超過2,000年歷史。現存的古城區,亦超過1,000年歷史。隨著伊斯蘭教東漸,喀什一度成為 中亞伊斯蘭教中心,吸引不少中亞學生前去深造伊斯蘭教義。然而,喀什的中亞伊斯蘭教中心早已衰落。近年的城市發展,令古城區日受破壞,現存的兩個古城區, 面積比以前減少許多,更被企業承包為旅遊景點。一些流亡海外的維族人,視這些改變為對維族文化身份認同的打壓。

天然資源豐富 經濟發展命脈

新疆擁有大量對中國經濟發展舉足輕重的天然資源。譬如,新疆石油蘊藏量208.6億噸,即佔全國陸 上石油蘊藏量30%;天然氣有10.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蘊藏量的34%;煤炭蘊藏量2.19萬億噸,佔全國的40%。由於中國部分進口石油及 天然氣需要從中亞地區輸入,新疆又是這些油管氣管的必經之地,能否打擊「疆獨」分子、有效開發各種天然資源,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發展成果難均分 漢化阻文化傳承

中國的新疆政策,對提升新疆經濟水平有很大幫助。但同時,經濟發展又吸引很多內地省份漢人營商打工。面對這些 移居者,少數民族往往因漢語水平及企業才幹不足令他們競爭不來,未能充分享受經濟發展成果。至於石油天然氣產業集中在上游開採,提煉及其他化工業則主要在 內地其他省份進行,不利新疆發展高增值產業,亦增加培訓少數民族相關科技及工業人才的難度。

漢化政策方面,在不少海外維族人眼中視為對其文化身份的打擊,年輕一輩的維族人許多已不能說流利維 語。由於掌握高水平維語的維族人愈來愈少,有大學未能招收足夠學生開辦如維族藝術及文學等課程,對於維族文化的傳承造成無可挽救的破壞。另外,由漢人擔任 黨委書記,會給少數民族帶來不被漢人政權信任的感覺;對少數民族傾斜的政策,又會令漢人感到不公平,不利民族團結。

經濟文化著手 力建和諧社區

中國政府的新疆政策有3大特色:

1. 經濟較快增長維穩

透過快速經濟增長、維護社會穩定,應付能源安全、天然資源運用、貧窮和「疆獨」等問題。從1997 年開始,中國政府先後為新疆選派了6批3,700多名援疆幹部。十數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累計向新疆提供援助總值4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及物資, 與新疆實施合作的經濟及民生發展項目超過1,200個,涉及資金250多億元。

去年5月,中國政府召開1949年以來首個全國新疆工作會議。會議決定,到2015年新疆人均 GDP將達到全國平均水準,而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亦達到西部平均水準。另外,在2020年前,在新疆建立數個中心城市,包括把烏魯木齊建設成中國中西部地區 以至整個中亞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把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建設成有豐富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為了有效調動全國各地的人力及財政資源援助新疆,中國政府指派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及深圳等19 個經濟較發達省市對口援助新疆12個地(州)市的82個縣(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2個師。援助內容繁多,包括資金贈送、道路建設、興建校舍、陳 舊簡陋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幹部培訓、改善醫療設施。

2. 普及漢語融合文化

令少數民族進一步融入漢文化,主要政策有上文提到的宗教政策,以及普通話普及化。中國政府在 2010年5月宣布:到2020年,新疆所有學生須懂得普通話。為此,少數民族從幼稚園階段便需要學習漢語,小學階段可選擇入讀漢語學校,接受全漢語教 育,透過與漢族學生交往學習漢族文化。到中學階段,優秀的少數民族學生會被送到內地中學的新疆班,進一步融入漢族文化及語言環境。到大學階段,無論在新疆 還是內地其他省份的大學,除個別與民族文化的學科外,全以漢語授課。考慮到少數民族漢語水平較低,教育當局在錄取大學生上,對少數民族傾斜,令他們可以有 較大機會入讀大學,協助他們提升在畢業後的社會地位,給予他們更多機會接觸漢文化。

3. 緊握區域政治保安

根據1984年頒布、2001年修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所有民族自治地區的政府領 導,必須由少數民族擔任。但有學者指,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共產黨黨委書記,差不多所有都由漢人出任。漢人被視為堅持國家統一最有力的支持者,由他們擔任 一把手,有助打擊分裂活動。同時,派駐軍警在新疆打擊恐怖襲擊,許多主要公眾場所,包括酒店、超市、購物中心和戲院等都要經過安全檢查才能進入;尤其在敏 感日子前後會於通往各城市的主要通道截查車輛,確保社會穩定。

正反對對對碰

議題:你支持中國的新疆政策嗎?

支 持

a. 有利新疆經濟發展。

b. 幫助少數民族融入由漢人主導的中國經濟。

c. 維持國家領土完整。

反 對

a. 少數民族未能充分享受新疆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b. 對少數民族文化造成不良影響。

c. 強化少數民族被歧視的印象。

延伸活動

1. 欣賞關於中國的新疆政策及新疆民族衝突的短片﹕

  • 《中共黨員助新疆建設 幫盛世才制定六項政策》

    • 《鳳凰觀察:中國新疆政策調整 推動區域開放》

2. 就「中國的新疆政策利弊」進行分組討論及辯論。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中國政府可如何協助少數民族保存其傳統文化?
  2. 有人說:「學習多種語言可增進知識,而且不會影響自身文化。」你對此說有何看法?
  3. 你認為普通話普及化,是否融合不同民族文化的最佳方法?為甚麼?

延伸閱讀

  1. 《新疆的發展與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 「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網易新聞
  3. 《張春賢「柔性治疆」:富民放在第一位》,中國評論新聞網
  4. 中國政府白皮書:「東突厥斯坦」問題的由來,中國網
  5. Preeti Bhattacharji, “Uighurs and China’s Xinjiang Region”, 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 6 July, 2009

 

 

 

 

 

Facebook Twitter Email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